現代人談到傳統的地理學(相地學),不論陽宅或陰宅,皆通稱「風水學」,看地曰看風水,可知「風水」二字與相地學有密切的關係,並可由此二字,探出相地學形成的原因。
相地學的形成,源於人類生活型態的演進,遠古之時,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,把房屋蓋在樹上,優點是可以逃避猛獸的侵襲,缺點則是「樹大招風」,房屋蓋在大樹上,一旦強風吹襲,難免樹倒屋傾,使生命受到威脅,為求風平人安,當時有一種「祭風」的禮俗。
祭風之事,古籍中有簡略的記載,如說文解字云:「磔禳起於隧人。」史記五帝本紀云:「禮事起於隧皇。」皆是指祭風而言。所謂「磔禳」,就是祭風的一種儀式,先民將天然的磔石敲破,以稜角或鋒利的邊緣磔狗為祭,希望風神垂憐,不要捲起大風,吹得屋毀人亡。
但是祭風不一定有效,風神還是經常肆虐,巢居既然不夠安全,於是便由巢居改為穴居--即在山壁上挖鑿洞穴居住。而穴居最大的弊害,在於洪水侵襲,所以穴居必須選擇地勢較高的丘陵地,才能避免洪水淹沒居處。
此種在丘陵地穴居的先民,便稱為「丘民」,古籍中即有一些有關丘民的記載,如墨子云:「古之民就陵草而居。」孟子云;「得乎丘民而為天子。」說明了先民在穴居時期的居住型態。
水固然會淹沒居處,帶來災害,但也是養育生命必備的資源,所以先民在選擇居處時,必須多方考慮,一方面要避免洪水侵犯,一方面又須有水養育,因此多半選擇盆地中的丘陵地居住,因盆地避風,丘陵避水,且又不乏資養生命的水源。換句話說,先民選擇居處,注意的重點在於「風」與「水」,這就是「風水」一詞的起源。
據考古學家蒐集並研究七千年前先民的生活遺址,發現這些人類舊居,多半位於河流或湖泊兩岸的台地或丘陵地上。這些情形,細分之下又有三種:
- 北臨大江,南依土崗。遺址一面倚近土崗,其餘三面為水田。
- 兩面大山,中間是河流貫穿的峽谷地。遺址分布在接近大山餘脈的水環繞處。
- 山崗環繞的低窪小盆地。遺址離山崗不遠,四周有仟田、小溪。
又如張其均先生所著作的「中國五千年史--遠古史」中有一段話說:「陳為太昊之墟,一名宛丘。丘乃河流沿岸的高地,古時民多居于丘陵,其優點為可以汲清泉,便穴居,宜漁宜獵,而能免於水患。孟子說:得乎丘民為天子」,其意義在此。」
故知對「風」與「水」的避免與要求,形成相宅術最早的雛形,並因經驗與智慧的累積,而發展出一套陽宅學。後代將陽宅學「藏風、避水及得水」的原理延伸運用,又形成陰宅學,所以陽宅學與陰宅學合稱為風水學。現代人由「風」「水」兩個字,當可明瞭相地學的來源。
後代風水學在講究「得水」時,並非指單純的得水養育,而是指聚水而言,因為水為氣之凝固,聚水之處,即是地氣鍾聚之處,才是「風水」好的地點。而聚水包括界水與抱水,即兩條河流交會之處,地氣界止,聚於會水之內,故稱界水;或是河流彎曲而行,彎曲的弧度內側,即是抱水,抱水的地形使水流變緩,有助於地氣之停聚,所以也是聚氣的地點。
由上文可知,真正「風水」好的地點,應是藏風聚水之處才是,而坊間談論風水的書籍或雜誌,卻喜歡用一句話:「風生水起好運來」,證之「風水學」的起源,可知這一句話謬誤甚大,風水學講究的是「風藏水聚」,彼曰「風生水起」,與相地的原則恰巧相反,如何能得好運來?所以這句流行語應改成「風藏水聚好運來」才對。
留言列表